web analytics
mMK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看畢了劉小楓,覺得其真太厲害了,大概其每進入一個領域去認真專攻的精神能量,都是我們香港凡俗忙人所祗能望其項背的.劉小楓一頭栽進一個領域,又跳到另一個又另一個去,無疑見到一定此旋楓式旨趣轉移的問題.就正如這次書後半講odeipus,其實講到尾還是在講早就講到其讀者早知佢想講乜的道理(倫理),但是把對現代啟蒙的保守批判變成了對肅劇的一篇劇作的解讀,我還是未見過有藝評追得上這種識見.本來都懷疑那些統統都是劉小楓套加上原作的解讀(雖這也不是什麼問題),但忽然一個伯納德特的註,使我相信玩這遊戲,相這麼解讀的人,在世界還是有一幫(自成一幫),互相使對方更確信其詮釋.我唯一的問題,是這幫人是哲人或是什麼,人文學者?神學家?他們的政治立場是怎樣呢?到最後會否如史特勞斯成為美國鷹派的精神教父?如何可以避免結果還是參與了政治呢?他們著書,又以為哲人讀了會怎樣?我對於劉小楓講odeipus的最大疑惑就正是,為什麼哲人(尤其現當代的)不本就是矛盾的承擔者(換句話,民主是當代必要捍衛/爭取的價值,雖然我們(是)知道其後果.這就是現當代精神貴族的悲(肅)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