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中國}政府不可能做錯了所有事;甚至,它還很努力做了很多好事.在我眼中,這份{08}憲章連批評都談不上,更何況顛覆?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
近日在讀陳智德的《愔齋讀書錄》,在其〈書痴的目錄學〉(www.cctak.com/essay/rev65.htm)論及梁文道的書評時說道:
在社會科學類中,有《出賣LMF:粗口音樂檔案》一書的評介,樂隊“LMF”創作的是音樂,儘管許多人以其語言粗俗而否定之,“LMF”的音樂確然是音樂,然而《出賣LMF》一書是社會科學,在這《書話》的分類及評介中,真正的含意是《出賣LMF》在梁的知識選擇系統及其觀念上的圖書館當中,是一種社會科學。梁文道其實看穿了《出賣LMF》一書的自省精神,並非由上而下的「研究」,而是以其音樂生產為個案,指向一種社會批評。
在本書中真正歸入音樂類的只有一本:《音樂殖民地》,這是九十年代香港以至華語搖滾樂界的重要刊物,出版十年,終於在二零零四年停刊;書話從其停刊談到香港文化中前衛、悲壯而無名的先行者宿命:“過去幾十年來的香港文化也是這般,走先鋒的時候走上一條暗夜之中無人能見的航道,點亮了異地上空之後就刷一下墜落墮地。”九七前的香港優勢,在於文化的多元和先行性,九七後至二千年代中的香港危機部份在於經濟,部份在於文化,然而今天所憂的邊緣化仍是憂前者,大概不知後者的邊緣化才更恐怖。有關《音樂殖民地》,梁文道真正談論的是香港許多人視而不見的文化危機,那麼這篇列為音樂類的評介,在其系列中相對於列入“政治學”的《從歷史看管理》等書,更接近於政治學。
近期mMK裡音樂與政治的關結,似乎要比傳統所謂的visual arts強得多。那天人們眾口在說香港政府一直沒有重視visual arts的發展,我卻想,這總比結果扶植一個比現時還要糟糕地於政治批判上沉默的圈子好吧?
2008年8月14日 星期四
拿著書展特刊號的讀書好,連梁文道也在這印數達「十萬份,我猜這是全世界印量最大的免費讀書雜誌」的<編者的話>中說道:「我已經不大看懂香港書展是怎樣回事了」.
在這期,雜誌沒有了梁文道作的訪問,有的是以讀書好名義,跟曾俊華作的人物專訪.
這不就是市場「無形」之手?
也是梁文道的「隱微」之術?
在這篇<閱讀創意城市>中,曾俊華口中不忘保育,活化,如望「荷里活中央警署建築群的活化,將會帶動整個社區變成香港最酷的時尚地帶」,「最近中上環荷里活道,雲咸街,soho一帶添加了新活力,新的藝廊,食肆,娛樂場所湧現」,「灣仔近金鐘的星街一帶有了一番新氣象」...
可惜其所提到的,都是我眼中不願再到,消費不起的發展重災區.
偏偏曾俊華被問到「創意城市對基層是否有好處」時,還是夠膽說:「創意是最沒有階級的」,其理由先是beatles出自工人階級,繼還說「又例如今天美國,法國著名的塗鴉藝術家,有的是無法適應正規教育體系的「壞孩子」.」
我倒很想知到括著「壞孩子」的「」代表什麼.
除了把文化創意視為商界「增值」手段以外,
究竟這些人腦袋還有沒有其它.
若公義,民主等都可能是對錢搵錢和效率產生「減值」的效果,
但難道創意城市就該對此不顧?
在這期,雜誌沒有了梁文道作的訪問,有的是以讀書好名義,跟曾俊華作的人物專訪.
這不就是市場「無形」之手?
也是梁文道的「隱微」之術?
在這篇<閱讀創意城市>中,曾俊華口中不忘保育,活化,如望「荷里活中央警署建築群的活化,將會帶動整個社區變成香港最酷的時尚地帶」,「最近中上環荷里活道,雲咸街,soho一帶添加了新活力,新的藝廊,食肆,娛樂場所湧現」,「灣仔近金鐘的星街一帶有了一番新氣象」...
可惜其所提到的,都是我眼中不願再到,消費不起的發展重災區.
偏偏曾俊華被問到「創意城市對基層是否有好處」時,還是夠膽說:「創意是最沒有階級的」,其理由先是beatles出自工人階級,繼還說「又例如今天美國,法國著名的塗鴉藝術家,有的是無法適應正規教育體系的「壞孩子」.」
我倒很想知到括著「壞孩子」的「」代表什麼.
除了把文化創意視為商界「增值」手段以外,
究竟這些人腦袋還有沒有其它.
若公義,民主等都可能是對錢搵錢和效率產生「減值」的效果,
但難道創意城市就該對此不顧?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Encounter this clip, brillant little speech by Leung Man Tao.
note in particularly the mentioning of a revolution beginning towards the end.
note in particularly the mentioning of a revolution beginning towards the end.
標籤:
梁文道,
redevelopment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