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analytics
mMK: lsd
顯示具有 lsd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sd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對於不公義的抗爭
對於青少年的教育

重要過 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禮貌

-蕭若元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HK MPLUS 法國大革命[配套材料]
將陸續更新

昨天看了這個快要完的展覽,像身邊的眾學生般,抄了堆notes,卻又不像身邊的眾學生般,因為我看得很投入.
這個展,據資料是十年前在丁館長時代就一路安排,在這個眾多周年紀念的年份成事,其實也該是本地重要大展.

看到如下一些網上人們看完展覽的感想,你定會更明我的意思:

Lavender Choy: 法國大革命, 也是教壞人嗎?
...最近參觀歷史博物館, 想起近日新聞真有一番感受,...法國的歷史不是教我們如果斯斯文文、聽聽話話、逆來順受便不可能改變現狀嗎? ...它用暴力搞革命, 在某程度也影響了孫中山、國民黨和共產黨, 如果在家長角度看, 便是教壞人啦! 為何卻可在歷史博物館展示給學生看呢?...社民連又無傷人, 又唔係搞革命, 是否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呢?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毓民的火氣轉成英文會係點?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Our Response to Ms. Anson Chan's Announcement

On October 19th, Ms. Anson Chan has deliberately sent a press release from abroad, bestowing vehement criticism upon the act of political struggle and protest carried out by the 3 legislators of our League. In deepest regret to her criticism we propound the following responses:

1) The elderly have pleaded for an increase of the non-means-tested `fruit money’or old age allowance for years, and as early as the era of Mr. Tung Chee Wah, the government has already pledged to do so. However, on Oct. 15, 2008, after eight years of shameful & unapologized procrastination, the Chief Executive Mr. Donald Tsang has delivered a policy address indifferent to the public plight, which brought immediate disappointment to the common elderly poor on the `fruit money’. Shame on Donald Tsang in his dealing with the elderly! It has all conscientious people enraged beyond imagination, rousing all to rebuke of the cold-bloodedness of this government. Our 3 legislators carried out actions of political struggle and protest within the Legco, criticizing Donald’s subversive misdemeanor, to ventilate the grievance of the common folk and to struggle for the rightful benefit of the elderly. This also signify that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have formally inaugurated the political struggle we have promised during the election.

2) Ever since the handover, there has not been an inch of progress in democracy, and the Legco degenerates into an odious pond of dead water, with the pro-establishment gang showing monstrous face and egregious behaviour. The pan-Democrats, apprehensive of slander and smear, pathetically lack the courage to thrust the unjust system. Undaunted by the power that be, our 3 legislators will continue to challenge council meeting rules and by-laws to carry on political struggle inside. This is the expectation and mandate that we received from the electorate, and will surely invite sharp railings and even slandering and intimidation from the opportunist political brokers, the flattering columnists, and the totalitarians and their protégés. As for the pan-Democrats camp, there are also some who would not agree to our struggle inside the Legco.

Ms. Anson Chan has all along served the political absolutism before and after the handover, and her sudden democratic turn has bewitched Hong Kong people as all can see. Now this high profile rebuke our 3 legislators’ legitimate political struggle within the Legco is tantamount to an oppression of fight for justice, and an obvious obscurantism towards the SAR government’s gracelessness towards the plight of the elderly, very much in the manner that she handled the Kwok Ah Lui incident. Does she as an elderly herself not feeling any sense of guilt or shame?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is a clear-cut opposition and has already announced of our intention to carry out political struggle inside and beyond the Legco. We have propounded “No struggle, no change” as our election motto. We have broadened the political spectrum, and have garnered 10% of the vote. The unreasonable reproach from Ms. Anson Chan is a snobbish and insolent despise of the will of 10% of the electorate. Her appeal for “the Legco chairman and all the Legco councilors regardless of party affiliations to refuse such actions unanimously” would just be an act of empty toiling and end up in no avail.

Ms. Anson Chan’s deeming of political struggle “pretext for those who have all along declare that Hong Kong people are not ready for universal suffrage” is a blown up exaggeration of a prejudice to mislead the mass. It betrays her ignorance and stupidity, and her ill intention in relegat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backtracking of Hong Kong’s democracy on the party that most clearly fight for democracy, namely,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This is, in short, a shameless act. Let us propound to Ms Chan solemnly: To be praised by those in power is the shame of an opposition. To be treated contrarily is, paradoxically, our glory.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Do not be mismatched (unequally yoked) with unbelievers. For what partnership is there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lawlessness? Or what fellowship is there between light and darkness? (2 Corinthians 6:14)


看完這邊箱所謂香港良心的聲名隕歿,再來一篇被一評論人指為被毓民出賣的民主教父看其怎樣看事件:

[李柱銘: 10月21日 明報]

○四年十月,梁國雄(長毛)首次晉身議會,其別具一格的議政作風,惹來社會非議。當時,筆者曾撰文指出,立法會內有不少規範、掣肘,使立法會難以監察政府施政,故不排除立法會將有更多長毛出現。
四年後新一屆立法會,長毛的「戰友」果真增加了。上周三,特首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期間,社民連三位議員先後以行動宣示不滿,該黨主席黃毓民更把三隻香蕉擲向特首站立的主席台前。相信有不少市民不認同他們表達意見的方式,但筆者卻非常明白,何以他們要這樣做,因我亦曾在同一位置多年,親嘗那強烈的無奈感。
多份批評黃毓民等人的報道,皆提及台灣立法院的粗暴議會文化。筆者約在二十年前,曾與台灣打罵議政的始祖前立委朱高正在港會面,他告訴我,他在立法院內搶咪,是由於根據編配,立委每年只可發言一次。理解其原委後,我說:「如果立法局都是每年只可發言一次,那我都可能會去搶咪了!」不合理的限制,迫使議員以非一般方法表達意見,台灣、香港都一樣。
《基本法》對議員提案範圍的限制,及分組點票機制的掣肘,再加上立法會的不民主組成,永遠都屬少數的民主派議員,在議會內可謂舉步維艱,無法代表民意,監察政府,改善施政。議員面對此困局,很自然會感無奈和政治無力,有的便因而採取激烈行動,雖不足以打破困局,但起碼能喚起社會對問題的關注。
假如特區推行民主,獲多數市民支持的民主派議員,能夠取得與支持度相應之議席的話,那議員就毋須出「蕉」了!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留意到一些留言區的所謂泛民互咬不放,但都不打算去讀. 反是張超雄自己blog選post了些文, 我覺得很好玩,就讓我節錄過來.
[注:highlight是我加的!]

(1) 王岸然/公民黨敗於政治厚黑學不如人(信報/17.9.08)
... 出賣朋友
請問李柱銘有同意黃毓民將兩人私下的談話說出來嗎?與公民黨大狀關係比自己黨友更親密的李柱銘今後如何面對湯家驊對他的怨言?黃毓民的表述是自我包裝為正義的化身,以騙取選民的票,但這是建基於對朋友的出賣!這朋友還是他家人有難時幫他打官司的人,這又是一個有江湖義氣的人應有的行為嗎?
毛小姐只要質問黃毓民一句:你怎可出賣李柱銘?是李柱銘託你惡罵公民黨的嗎?然後,平靜地說一句,係,但So what?你的黨友長毛沒有告訴你革命家葛蘭西的著名理論嗎,那叫位置之戰(position war),公民黨既參加功能選舉,叫友好考慮參選自然是順理成章,也是革命的!黃毓民的政治厚黑包裝術十分高明,不單騙倒選民,而且騙倒大狀黨的精英...
(2)陳也/黃毓民與腎結石(蘋果日報/21.9.08)
被張超雄形容「贏了選舉,輸了品格」的黃毓民good聲吞了這樣的批評,並提議跟泛民一笑泯恩仇。這樣不符癲狗風格,形跡實在可疑...心水清的選民會不會懷疑,毓民是受西環所託,mission是要將極具潛質成為大佬的公民黨殺個兵荒馬亂。毓民追咬的姿態太顯,比罵民建聯更狠,好戲過電視劇,叫好的觀眾擺明不是西九街坊而是一小撮中西環高人。這年頭,防人和小人之心皆不可無,毓民繼大班後被收編的可能性,屬民調中的「機會均等」。毓民自殘為順民,是特區走向民主發展的惡夢,是選民排尿困難時才發現的腎結石!...

(3) 黃毓民/輸了選舉,不要輸了智慧!(太陽報/12.9.2008)

公民黨副主席張超雄認為,社民連陳偉業在選舉論壇中,要求他就譚香文去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事件解釋,是故意找碴,「贏了選舉,輸了品格」。毓民對張超雄的氣話不會放在心上,倒是希望張超雄,輸了選舉,不要輸了智慧。
選舉結束後,就是檢討反思的時候。毓民領導社民連打這場硬仗戰戰兢兢,盡量不犯錯,在財力、人力匱乏的情況下,既無法打組織戰,打文宣戰也是以小博大;如今回頭看看,也許當局者迷,忽略了許多問題,得罪了一些泛民主派的朋友。然而,選舉第一是勝選,優先考慮的問題也是如何取勝。
不是這樣的嗎?

這樣沒有人說我斷章取義了吧?還是仍要說我把社民連對比變得最為理性?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選舉過一段落,我像個黨員一樣聽從主席指令,想選舉中泛民間的恩恩怨怨就此告一段落。尤其見到年青人在城市論壇用毓民的論點去追著公民黨來罵的竟然是(左派搞的)200會成員,覺得現時所謂「泛民內訌」已變得愈加複雜,易被人利用作泛民間的挑撥。如我上次所言,揣摩主席的說話,我得出的個人想法是,

泛民內訌可以不過是分票策略。

香港未有過如社民連的激進民主派(我發覺定位點甚至可以不在左翼/基進/民生,而是在於反共,尤其相對公民黨一開始就在處理六四問題上失足),這次第一趟選,知道了基本盤,下屆或有配票的合作空間未定(配票不一定是讓出,也可以是流過來,所以結束恩怨是需要的)。

不過社民連要擴展,其實真的有點難度,阿陶是有機會的(這次其獨立包裝的競選工程,我覺得有點偏差,這容後再說),但就是阿牛過埋來九東,怕也不見票源就會有所累增,況且港島難打也要打。

不過是毓民、長毛和危險線上的陳偉業三席,我覺得外界這次普遍高估社民連兩年間的發展,因為這死硬派票源其實長期而存在,但要在現有票源再拓,還要逆中國大勢,還是有點難度,如何加強區議會樁腳等,可能是下一步工程.一切就看主席還有沒有什麼神奇板斧。

當社民連企得最硬民主立場時,其他政黨就要向光譜另一邊散,每人各打鄰友其實才搶到票.至於民主黨打公屋、公民黨打中產主意(雖然我以為這班中產很笨、盲信精英政治明星),向暫時失勢的自由黨搶票,其實分票情況大約不差,不過是票數或有不勻,但在現有選舉制度下仍不是很壞。
選後「泛民內訌」最使我傷心的,始終是張超雄批評社民連「贏了議席,輸了品格」一句話。黨有黨格(格調),社民連的黨格確是戰鬥格,但採戰鬥格不就等於說是沒有品格。(更不是一些網友所指,戰爭時就沒有道德可言,這當是一種抹黑,因為社民連依理直斥,怎會是沒有道德的表現?)

張超雄自身長期幫助弱勢,我尊敬。(那天我訂檯與媽吃飯,就像張超雄在youtube片中一樣,先親身去查看商場出入路徑與傷殘人仕洗手間等設備,但我覺得,這些工夫不需要由立法會議員來做吧?)但張超雄卻似乎見不到社民連這種戰鬥格對於弱勢生存的積極意義,對於議會幫不到他們而要求的抗爭呼聲。

張超雄 (在〈拉雜回應〉中) 反而說「我個人就並不同意依賴這種近似‘紅衣軍倒扁’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因為這方法沒有尊重代議政制」,似乎張超雄「幫助」弱勢的手法,確是更近藍血人的精英心態和手法。(借用蕭若元的說法,張超雄無疑是個「傻仔」,對實質處處羞辱議員的不公議會依仍傻傻地去尊重。)

抱著「多一席也是好的」心態,張超雄對下屆繼續參加直選否不作置評,那是否會重返功能組別參選也不定?若果功能組別的保留有日變成平衡社會的口實,減少商界加多社福界功能組別議席,又不知會唔會以為了幫弱勢的理由而支持?

真的幫弱勢,其實就更需要爭取民主。
(一如我說我不要一代表文化界的議員,而是要一有文化意識的議會,而不是僅一個兩個幫弱勢的好人議員。)
幫弱勢其實本不該是什麼賣點(而是議員起碼的工作責任),但肯定是對無幫弱勢對手的攻擊要害。幫弱勢工作無錯有其價值,但其實幫弱勢也未幫到盡,戰鬥格一樣有其價值。與其攻擊社民連的「品格」問題,其實要檢討的實該是公民黨自己,這話何解?

張超雄在〈拉雜回應〉中另也就譚香文的問題。譚香文在自己的網誌(在〈一併回應〉中) 上解畫說道當日問題「信件行文比較粗疏…信中提到的「individuals」,原意乃經營商業業務之個人(individual proprietors)」,不少留言經已指出其中牽強處。(至於留言中的粗口等,我再次懷疑會否又是誰搞的勾當?)

但張超雄基於「我當時甚至整個公民黨對此事都是無所知的」為理由,以「狙擊」形容陳偉業的發問,並說到「在了解過事件後,公民黨認為無理由要處分譚香文或與她劃清界線。但我個人而言,在港台電台(5.9.08)的直播論壇中已說,若有關建議被提出公民黨或立法會,我一定會反對。」

此堆答話其實還是很有問題。那究竟是黨大還是自己的立場大呢?(是譚香文大還是公民黨大/是公民黨大還是張超雄一己立場大?)這才真真正正是黨格或(聲稱為黨員卻強調個人立場的)政客品格問題!

張超雄先生,我的一位友人已在選後的連番說話而對你變得近乎徹底的失望,請你別再讓我過去對你僅剩下一點尊敬也喪掉。想一想什麼是政黨、政黨政治,看清楚你的黨友們吧。我是擺明支持社民連的,但望你也想想馬嶽的進言/批評。馬嶽在〈自由、公民 同病相憐〉(2008-09-16/明報)就說道﹕

無論是湯家驊勸李柱銘(相關)參選功能界別事件,或譚香文的「找會計師報稅」事件,公民黨候選人在論壇的即時反應是「劃清界線」。於是先後有「湯家驊不代表公民黨」、「兩個成年男人私下……」、「譚香文不代表公民黨」,惹人失笑。最近更有張超雄形容譚香文事件是「遠房親戚做了件事」。你同一政黨共事4年的立法會議員是「遠房親戚」?政黨是要集體為黨內主要人士說過的話和行為負責的,如果勢色不對便劃清界線,選民如何能相信你們有承擔?公民黨選後埋怨社民連攻擊他們,但政黨如果有成員的立場被質疑,面對選舉時是有責任預備回應的,不能「心存僥倖」污點永遠不被發現。


最後,我想糊說一點自由黨。自由黨這次失敗,使我想起一個人物(一個前藝評人)--史文鴻。史文鴻曾經待在自由黨中,想為其建立一套論述,結果失敗了。對我而言,我如何不喜歡也好,其實香港未來/香港最有前途的政黨,不是民建聯,而正是當刻最失敗的自由黨。因為長遠計,香港人依仍愚蠢地信自由市場,相信金錢至上,連共產黨也在保有政權前提下信這一套。(甚至全球基本上也相信。)我由是更相信,中央插手入自由黨有它的目的和道理。一舖打殘你,然後入股收購,自由黨和建制其實比民建聯、公聯會更可合作成為執政聯盟,而且不必如民建聯般始終會被一半泛民支持者所排斥。有經濟論述的自由黨,分分鐘可以攻陷無論述(因無經濟理念)的公民黨的中產票。中共要收服香港人,可能不需政治政黨而是經濟(政治)牌,公民黨一日唔成熟起來,我覺得社民連唔先取走佢的票,就對不起廣大的香港市民,更對不起那些弱勢者。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



近日在讀陳智德的《愔齋讀書錄》,在其〈書痴的目錄學〉(www.cctak.com/essay/rev65.htm)論及梁文道的書評時說道:

在社會科學類中,有《出賣LMF:粗口音樂檔案》一書的評介,樂隊“LMF”創作的是音樂,儘管許多人以其語言粗俗而否定之,“LMF”的音樂確然是音樂,然而《出賣LMF》一書是社會科學,在這《書話》的分類及評介中,真正的含意是《出賣LMF》在梁的知識選擇系統及其觀念上的圖書館當中,是一種社會科學。梁文道其實看穿了《出賣LMF》一書的自省精神,並非由上而下的「研究」,而是以其音樂生產為個案,指向一種社會批評。
在本書中真正歸入音樂類的只有一本:《音樂殖民地》,這是九十年代香港以至華語搖滾樂界的重要刊物,出版十年,終於在二零零四年停刊;書話從其停刊談到香港文化中前衛、悲壯而無名的先行者宿命:“過去幾十年來的香港文化也是這般,走先鋒的時候走上一條暗夜之中無人能見的航道,點亮了異地上空之後就刷一下墜落墮地。”九七前的香港優勢,在於文化的多元和先行性,九七後至二千年代中的香港危機部份在於經濟,部份在於文化,然而今天所憂的邊緣化仍是憂前者,大概不知後者的邊緣化才更恐怖。有關《音樂殖民地》,梁文道真正談論的是香港許多人視而不見的文化危機,那麼這篇列為音樂類的評介,在其系列中相對於列入“政治學”的《從歷史看管理》等書,更接近於政治學。

近期mMK裡音樂與政治的關結,似乎要比傳統所謂的visual arts強得多。那天人們眾口在說香港政府一直沒有重視visual arts的發展,我卻想,這總比結果扶植一個比現時還要糟糕地於政治批判上沉默的圈子好吧?

以很樂觀的心情渡了今一天.甚至樂意想像社民連五席.

投票結束開電視,見到毓民重回媒體成為曝光焦點,記者問其對票站調查結果如何看,毓民就開始借機鬧選管會...
跟著見到田北峻被問其未必當選,他的答覆卻是,我比較關心我的功能組別黨友.接著看到湯家驊,同被問其未必當選,他的答覆更是不堪,話那我就回去做番大狀.

本來想說,看出誰值得投,這就是選票的力量,但想到有那麼多票流了到那些無聇的建制派,沉重的心情慢慢又回來.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今天去了社民連造勢晚會,氣氛好極了,有燈有音響有配樂有props有單張(好像連汽車擋風玻璃貼都有),有soundbite片段重溫,有mc仁和福建音樂演出(有首專為社民連填的外,還有以毓民soundbite的捽碟),有蕭若元,有彭志銘,有林旭華,有林超榮,有眾妻們站台,有口號有淚水有鞠躬...
大會說有二千多人,想共產黨也估不到封咪封出個社民連.下一步就要待大家催票和投票.因為每一地區,長毛大嚿阿陶阿牛毓民個個也不值落選.
蕭若元果然是一級辯論隊的口才,今晚再論其早前道出票要投給社民連的箇中關鍵,擲地有聲:



香港政治當刻要的是趨變和改更遊戲規則的人,
而不是多一個少一個泛民(更非那些不會全職和瞓身)的議員.
在制度不公下,依舊陪玩,玩足十年,基本上就是傻仔.
進而,票投社民連,與其政見不同也不相干!
因為現在不是叫你選執政黨,要的是監督政府最有力的反對黨.


話說回來,毓民在說社民連定必成為推動香港民主的重要政黨時,提到了一個形容,就是民主的先鋒(前沿/尖兵),其實這和蕭生提出社民連永不會成為主流,不會變成執政黨的論述放在一起,我那刻想到的,是藝術裡的avantgarde.
我常掛在口邊,我相信藝術只是avantgarde的那小撮,
似乎,到頭來,我的政黨選擇也是如此.這內裡,可能是我的藝術-政治關連觀.
更多的,容我先和我的戰友們私下分享.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當我上則entry還在罵人自私,
我竟然在陶君行的宣傳單張讀到其妻子孔令瑜的一封信,信到最後還用了為眾生耗盡一點一滴的快樂王子作況喻.下面是單張中陶君行鏗鏘的其中兩則答問,證明他確是我所需要的那種議員. 九龍東的朋友們,拜托了.

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友人彈來個頗無聊(似乎也和情色有點關)的links來,
http://genzu.net/sokumen/,
入個字就以立體的正面側面呈出了不同字來.
試了幾試,覺得重點還是在其組合字庫本來有什麼多過我們入什麼.
不過,當兩組字有點關,總有幾分趣.大家不妨就試下輸入"社民連"睇睇.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立法會不久前召開特別財委會,討論向賑災基金注資援助地震災民,會議開始前「長毛」未經批准就搶先發言,要求全體與會者默哀。譚耀宗表示同意,於是全體與會議員及政府官員起立默哀。隨後舉行立法會全體會議,「長毛」又違反議事規則,搶先站起來發話,要求全體議員默哀,並要求立法會及特區政府降半旗。主席范太警告他不要違規。不過,范太還是接納了全體默哀的建議,要求全體與會者默哀一分鐘。默哀後議員就座,「長毛」卻企起身追問范太有冇建議政府下半旗三日哀悼死難者。范太指「長毛」唔遵守裁決,指令「長毛」離開,「長毛」自行離場。...
2008-5-21 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