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我記得中學修會考美術,是要放學後留下來上課,結果落堂學校已無一人,空空的球場唔玩就可惜,於是總要令同學們一同踢,但當中有些踢得唔好,不想踢,我偏就鍾意同這些人一隊,盡量製造機會給他們,讓他們也玩得開心投入,那我也就一同開心,這當然是靠技術,但我明白輸贏在這些時候根本唔重要,單有技術更可以是很寂寞的.
早前奧運沒有特別想看的,卻給我意外看了劉翔那一幕,感覺很一頭霧水的糊鬧,但今日和昨日看了些傷殘奧運會,有一些特別設計過的項目,如goalball,球內有鈴, volleyball sitting網是調低讓人們坐地打, wheelchair有正常高度的籃球,還有條例很不一樣的wheelchair ruby,有點感覺複雜,但祝願大家從中找到體育運動中的快樂,也或一班人一起的快樂.
就像那天我帶了在新加坡交流展拿的吹氣球回老家,簡簡單單的遊戲,就和母親玩得很開心.記得早前我也就看到有個(港台?)節目,訪問了名照顧老人癡呆母親的女子,談到阿媽愈來愈像小孩子,而訪問間就有這麼一幕,母親忽然在鏡頭前又想有所行走,女的很自然的說,小朋友,又想去邊呀?比較鄭波的時間倒流的設想,照顧老人家其實已是個很真實感人的人生經歷的逆轉感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