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內訌可以不過是分票策略。
香港未有過如社民連的激進民主派(我發覺定位點甚至可以不在左翼/基進/民生,而是在於反共,尤其相對公民黨一開始就在處理六四問題上失足),這次第一趟選,知道了基本盤,下屆或有配票的合作空間未定(配票不一定是讓出,也可以是流過來,所以結束恩怨是需要的)。
不過社民連要擴展,其實真的有點難度,阿陶是有機會的(這次其獨立包裝的競選工程,我覺得有點偏差,這容後再說),但就是阿牛過埋來九東,怕也不見票源就會有所累增,況且港島難打也要打。
不過是毓民、長毛和危險線上的陳偉業三席,我覺得外界這次普遍高估社民連兩年間的發展,因為這死硬派票源其實長期而存在,但要在現有票源再拓,還要逆中國大勢,還是有點難度,如何加強區議會樁腳等,可能是下一步工程.一切就看主席還有沒有什麼神奇板斧。
當社民連企得最硬民主立場時,其他政黨就要向光譜另一邊散,每人各打鄰友其實才搶到票.至於民主黨打公屋、公民黨打中產主意(雖然我以為這班中產很笨、盲信精英政治明星),向暫時失勢的自由黨搶票,其實分票情況大約不差,不過是票數或有不勻,但在現有選舉制度下仍不是很壞。
選後「泛民內訌」最使我傷心的,始終是張超雄批評社民連「贏了議席,輸了品格」一句話。黨有黨格(格調),社民連的黨格確是戰鬥格,但採戰鬥格不就等於說是沒有品格。(更不是一些網友所指,戰爭時就沒有道德可言,這當是一種抹黑,因為社民連依理直斥,怎會是沒有道德的表現?)
張超雄自身長期幫助弱勢,我尊敬。(那天我訂檯與媽吃飯,就像張超雄在youtube片中一樣,先親身去查看商場出入路徑與傷殘人仕洗手間等設備,但我覺得,這些工夫不需要由立法會議員來做吧?)但張超雄卻似乎見不到社民連這種戰鬥格對於弱勢生存的積極意義,對於議會幫不到他們而要求的抗爭呼聲。
張超雄 (在〈拉雜回應〉中) 反而說「我個人就並不同意依賴這種近似‘紅衣軍倒扁’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因為這方法沒有尊重代議政制」,似乎張超雄「幫助」弱勢的手法,確是更近藍血人的精英心態和手法。(借用蕭若元的說法,張超雄無疑是個「傻仔」,對實質處處羞辱議員的不公議會依仍傻傻地去尊重。)
抱著「多一席也是好的」心態,張超雄對下屆繼續參加直選否不作置評,那是否會重返功能組別參選也不定?若果功能組別的保留有日變成平衡社會的口實,減少商界加多社福界功能組別議席,又不知會唔會以為了幫弱勢的理由而支持?
真的幫弱勢,其實就更需要爭取民主。
(一如我說我不要一代表文化界的議員,而是要一有文化意識的議會,而不是僅一個兩個幫弱勢的好人議員。)
幫弱勢其實本不該是什麼賣點(而是議員起碼的工作責任),但肯定是對無幫弱勢對手的攻擊要害。幫弱勢工作無錯有其價值,但其實幫弱勢也未幫到盡,戰鬥格一樣有其價值。與其攻擊社民連的「品格」問題,其實要檢討的實該是公民黨自己,這話何解?
張超雄在〈拉雜回應〉中另也就譚香文的問題。譚香文在自己的網誌(在〈一併回應〉中) 上解畫說道當日問題「信件行文比較粗疏…信中提到的「individuals」,原意乃經營商業業務之個人(individual proprietors)」,不少留言經已指出其中牽強處。(至於留言中的粗口等,我再次懷疑會否又是誰搞的勾當?)
但張超雄基於「我當時甚至整個公民黨對此事都是無所知的」為理由,以「狙擊」形容陳偉業的發問,並說到「在了解過事件後,公民黨認為無理由要處分譚香文或與她劃清界線。但我個人而言,在港台電台(5.9.08)的直播論壇中已說,若有關建議被提出公民黨或立法會,我一定會反對。」
此堆答話其實還是很有問題。那究竟是黨大還是自己的立場大呢?(是譚香文大還是公民黨大/是公民黨大還是張超雄一己立場大?)這才真真正正是黨格或(聲稱為黨員卻強調個人立場的)政客品格問題!
張超雄先生,我的一位友人已在選後的連番說話而對你變得近乎徹底的失望,請你別再讓我過去對你僅剩下一點尊敬也喪掉。想一想什麼是政黨、政黨政治,看清楚你的黨友們吧。我是擺明支持社民連的,但望你也想想馬嶽的進言/批評。馬嶽在〈自由、公民 同病相憐〉(2008-09-16/明報)就說道﹕
無論是湯家驊勸李柱銘(相關)參選功能界別事件,或譚香文的「找會計師報稅」事件,公民黨候選人在論壇的即時反應是「劃清界線」。於是先後有「湯家驊不代表公民黨」、「兩個成年男人私下……」、「譚香文不代表公民黨」,惹人失笑。最近更有張超雄形容譚香文事件是「遠房親戚做了件事」。你同一政黨共事4年的立法會議員是「遠房親戚」?政黨是要集體為黨內主要人士說過的話和行為負責的,如果勢色不對便劃清界線,選民如何能相信你們有承擔?公民黨選後埋怨社民連攻擊他們,但政黨如果有成員的立場被質疑,面對選舉時是有責任預備回應的,不能「心存僥倖」污點永遠不被發現。
最後,我想糊說一點自由黨。自由黨這次失敗,使我想起一個人物(一個前藝評人)--史文鴻。史文鴻曾經待在自由黨中,想為其建立一套論述,結果失敗了。對我而言,我如何不喜歡也好,其實香港未來/香港最有前途的政黨,不是民建聯,而正是當刻最失敗的自由黨。因為長遠計,香港人依仍愚蠢地信自由市場,相信金錢至上,連共產黨也在保有政權前提下信這一套。(甚至全球基本上也相信。)我由是更相信,中央插手入自由黨有它的目的和道理。一舖打殘你,然後入股收購,自由黨和建制其實比民建聯、公聯會更可合作成為執政聯盟,而且不必如民建聯般始終會被一半泛民支持者所排斥。有經濟論述的自由黨,分分鐘可以攻陷無論述(因無經濟理念)的公民黨的中產票。中共要收服香港人,可能不需政治政黨而是經濟(政治)牌,公民黨一日唔成熟起來,我覺得社民連唔先取走佢的票,就對不起廣大的香港市民,更對不起那些弱勢者。
4 則留言:
斷章取義,看人家的文章應該整篇看,理解上文下理及作者的思想後,再作出判斷,而不是拿著一兩句,歪曲作者的意思再做文章,為自己立論。
我的確很喜歡斷章取義做文章,但這次我倒連自己那裡下了手腳也不知,唯就在文中引用的3篇文都加了link,讓讀者自己判斷好了.
究竟是黨大還是自己的立場大呢?社民連自然是黨大,兼且是大於一切,例如你們的黨主席可以厚顏橕陳偉業投票曾蔭權、支持一個背信棄義的勞永樂、租用江湖人物的物業可以係電視前大聲講so what、核心黨員麥國風與曾建成正是小圈子選舉的得益者、得東方大公文匯讚揚洋而沾沾自喜,你們社民連認為自己受到邊緣化,請先思考你們的黨格是否為大眾所接受。
第一樓批評筆者斷章取義, 但我覺得他只打了「斷章取義」四字(剩下的只是斷章取義的意思,我懂這個成語,所以skip了),比假設是斷章取義的文章更無重點...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