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社運,還有什麼值得肯定的?
在保衛天星和皇后碼頭時,他們少和議員接觸,但這一次反高鐵,卻成功綁架了泛民議員,尤其是民主黨。民主黨本來投反對票的,他們沒罵民主黨,還叫他們加油,成功讓民主黨站出來,是很成熟的表現。還有,他們不似七十年代那一代人,將精力放在搞大理論上。大理論是有意思,但只停在那裏,大多數人都不知你在說什麼,那就只是學社而已。但今天年輕人沒刻意追求意識形態,不是說他們不知道大理論,但沒必要經常掛在口邊,反而是講一些讓普通人都能明白的話,將運動和基層群眾給合,觸摸到深層次矛盾,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地方。
專訪:香港社運老將黎則奮
不同的年代和不滅的理想 .謝曉陽
quote一大段,其實是想說,理論真的不是那麼重要,雖然要知清理念目標,才能言之有物.但藝術圈仲弊是有一堆披有理論的廢話文章,d人講一套做另一套.如終於到手的香港視藝年鑑2008,第一篇的許日銓的文叫公共藝術研究記要,花了大量篇幅談什麼是公共,我看都懶得看,感覺佢的定義出發點已太廢了,跳去到其以chanel的展覽為例的個案一段,見到佢竟可以把Fred Wilson的Mining the Museum說成與chanel那展在利用博物館的物品和文化情況說成並無不同,我就只好完完全全放棄以為回頭細嚼到底仍是應該的想法,果然,對於時代廣場那段也是只能叫人失望.年鑑,我怕真的已成為了另一官方(如今年又係譚美兒)/附和官方論述的廢出版物平臺.據知,下一期有篇文將更是不堪.
依我的個人評價,我就會徹底建議把文化現場,年鑑的資源,放在字花上.
1 則留言:
正
張貼留言